功能作用
健脾助化。
定位
位于背部,第11胸椎棘突及左右旁开1.5寸处各1穴,当督脉中枢穴微下1穴,另2穴在膀胱经胆俞穴微下方,计3穴。
解剖
中1穴在腰背筋膜,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。有第10或第11肋间动脉后支,棘间皮下静脉丛。分布有第10或第11胸神经后支内侧支。旁2穴在背阔肌、最长肌、髂肋肌之间。有第4肋间动、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。分布有第10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,深层为第10胸神经后支外侧支。
详细主治
脾横、四肢寒热、腰痛不得俯仰、身黄、腹满、食呕、舌根直等。
详细操作
直刺或斜刺0.5-1寸,局部沉胀痛感有时向前胸、上腹反射,留针30分钟。米(麦)粒灸或隔物灸3-7壮,或温灸10-30分钟。
临床运用
现代常用于治疗脾虚腹胀、腹泻呕吐、背腰疼痛、呃逆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胃痛等。
附注
1、本穴出自《千金》,图谱将此列为奇穴,名“脾横”。
2、本穴施灸,可健脾助化,对体虚气弱者尤宜。
相关论述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治脾横方,四肢寒热,腰疼不得俛仰,身黄,腹满,食呕,舌根直,灸第11椎上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处,各七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