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所说的“火”或“热”,是在描述一种功能的“亢进”现象。口腔中的消化菌和消化酶,使食物在咀嚼过程中就能被初步消化。这而种辅助消化的菌和酶,在口腔的高酸度环境下,其功能(能力)就特别“亢进”(活跃),…
中药方剂“补黄散”。处方:人参1钱,白术(炒)1钱,白芍药(炒黄)5分,陈皮5分,甘草(炙)5分。功能主治:妇人脾胃虚热,口舌生疮,畏冷饮食。用法用量:加生姜、大枣,水煎服。
中药方剂“贝母元参汤”。处方:贝母3钱,元参3钱,甘草2钱,黄芩2钱。功能主治:口疮热肿。用法用量:煎半杯,热漱徐咽。 热甚,加黄连、石膏。
中药方剂“贝母瓜蒌散”。处方:川贝2钱,瓜蒌仁1钱5分,山栀1钱,黄芩1钱,橘红1钱,甘草5分。功能主治:小儿内热,夜热潮热,昼轻夜重,或口渴,或腹胀,或盗汗,症因伏燥者。用法用量:热甚,加川连8分;痰多,加…
中药方剂“贝母饮”。处方:贝母(去心)百合各45克 紫菀(去苗)桑白皮 桔梗(炒)各30克 麦门冬(去心,焙)45克 大黄(蒸)22.5克 甘草(炙)15克。制法:上八味,嚼咀如麻豆。功能主治:主肺脏有热,咽喉及口干…
中药方剂“败毒良方”。处方:黄芩2钱,当归2钱,广胶2钱,怀生地黄3钱,枳壳2钱,连翘2钱,怀牛膝2钱,穿山甲2钱(酒炒)。功能主治:一切大毒,痈疽,发背,疔毒,鱼口,对嘴,无名肿毒。用法用量:水3碗,煎1碗服…
中药方剂“败铜散”。处方:化铜旧罐(为末)。功能主治:收湿水。渗湿祛痒,敛疮。主蟮拱头已破后,风袭患口,脓水不干,愈之又发,久不收口。用法用量:洗净患上,香油调茶。注意:忌鱼腥发物。
中药方剂“鳖甲五味散”。处方:鳖甲3两(生用),常山2两,甘草2两(炙),松萝2两,桂心1两。制法:上为散。功能主治:疟疾。头痛,骨肉酸楚,手足逆冷,口鼻喉舌干,好饮水,毛耸,腰脊强,欲反拗,小便赤,但先…
中药方剂“鳖甲养阴煎”。处方:鳖甲 龟版 干地黄 枸杞 麦冬 杭芍各9克 首乌藤15克 地骨皮 茯神各9克 丹皮6克。功能主治:养阴,清热,补益肝肾。主妇人阴虚血亏,经闭不行,两颧色红,潮热盗汗,心烦不寐,手心热…
中药方剂“鳖甲麦煎汤”。处方:鳖甲(去裙襕,醋炙)1两,大黄(湿纸裹煨熟)1两,常山1两,柴胡(去苗)1两,赤茯苓(去黑皮)1两,当归(酒浸1宿,切,焙)1两,干漆(炒烟出)1两,白术1两,生干地黄(焙)1两…
中药方剂“鼻窦炎口服液”。处方:辛夷、荆芥、薄荷、桔梗、柴胡、苍耳子、白芷、川芎、黄芩、栀子、茯苓、川木通、黄芪、龙胆草。性状:为深棕黄色至深棕褐色的液体;气芳香,味苦。炮制:上十四味,辛夷、荆芥、薄…
中药方剂“补胃汤”。别名:补胃煮散。处方:防风2两,柏子仁2两,细辛2两,桂心2两,橘皮2两,芎3两,吴茱萸3两,人参3两,甘草1两。功能主治:胃中虚寒,腹痛肠鸣,面目浮肿,少气口苦,身无光泽,失眠,恶寒。…
中药方剂“补脾化食汤”。处方:苍术1钱半,厚朴(姜炒)1钱,陈皮1钱,甘草1钱,麦芽(炒)1钱,山楂1钱,神曲(炒)1钱,枳壳1钱,砂仁8钱,藿香8钱,桂枝8钱,广香3分,茯苓1钱半。功能主治:一切饮食停滞,胸腹…
中药方剂“补虚黄耆汤”。处方:人参3两(去芦),当归3两(去芦),白术3两,黄耆3两,桂3两(去粗皮),甘草3两(炙),白芍药6两。制法: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:诸虚不足,少腹急病,胁肋(月真)胀,脐下虚满,胸…
中药方剂“补阴清痢饮”。处方:大熟地5钱或8钱,当归3钱(酒炒),炙甘草5分,山萸肉3钱(酒炒),白芍3钱(酒炒),杜仲3钱(炒),干姜1钱5分(炒黄),广木香1钱(煨)。功能主治:阴虚久痢不止,身热腹不痛,…
中药方剂“补阴煎”。处方:生熟地黄、麦冬、当归、白芍、阿胶、龟胶、党参、炒谷芽、枳壳。功能主治:阴虚,面色萎黄,精神倦怠,唇焦,口燥无津,脉细数无力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
中药方剂“补肺汤”。处方:黄耆30克 甘草 钟乳 人参各12克 桂心 干地黄 茯苓 白石英 厚朴 桑白皮 干姜 紫菀 橘皮 当归 五味芋 远志 麦门冬各15克 大枣20枚。制法:上十八味,哎咀。功能主治:主肺气不足,逆满上气…
中药方剂“白术六一汤”。处方:白术(去芦)六两,甘草(炙)一两。炮制: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:治脾胃不和,心腹痞闷,胁肋侾胀,口苦无味,呕哕恶心,不思饮食,面色萎黄,肠虚自利,肌体瘦弱,膈气翻胃。 常服育…
入驻
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
入驻热线:18175151895
请手机扫码访问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
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
请用微信扫码
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,收获商机
微信扫码关注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