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助圈

发信息

  • 发布
  • 管理

杜父鱼的功效与作用,杜父鱼图片

作者:jkzj发布日期:2025-07-25 语言朗诵 评论
导读

杜父鱼别名四鲶鲈、渡父鱼、舩矴鱼、伏念鱼杜父鱼的功效与作用:健脾益气。主脾虚食少;胃脘疼痛;形瘦乏力;大便溏泄;小儿疳积

杜父鱼 来源

药材基源:为杜父鱼科动物松江鲈的肉。

杜父鱼 产地分布

生态环境:为近海底栖小型鱼类,肉食性。春季产卵,于5-6朋幼鱼进入淡水生长育肥。冬季游向河口及近海。

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渤海、黄海和东海。

杜父鱼 功效与作用

健脾益气。主脾虚食少;胃脘疼痛;形瘦乏力;大便溏泄;小儿疳积

杜父鱼 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
杜父鱼 性味

味甘、性温

杜父鱼 归经

脾;胃经

杜父鱼 药物形态

松江鲈,体前部平扁,渐后近圆筒形。一般长约12cm。头大,宽而扁吻长略钝,眼稍小,侧上位,中凹平,两缘高凸,形成眼上棱。顶枕部两侧各有一顶枕棱,其外侧各有一眼后棱,眼下方各有一眼下棱,各棱均无棘。口宽大,上颌较长,上下颌、犁及腭骨均有绒毛状牙群,左右犁骨牙群连成半月形。前鳃盖骨有4棘,上棘较大。体无鳞而有很多小突起。侧线中位,平直,侧线孔约37个。背鳍Ⅷ-10-12,基部微连,鳍棘细弱。臀鳍17-18,与第2背鳍相对。胸鳍长圆形,较宽大,可达第2背鳍。腹鳍位于胸鳍基前缘后下方。尾鳍后缘略圆凸。体黄褐色,体侧具褐色横纹5-6条。眼周有暗褐色辐状纹。背鳍棘前部具一黑色大斑。鳃盖膜及臀鳍基部呈橘红色。各鳍淡黄均具黑色小斑。

杜父鱼 相关论述

1.《本草纲目》:主治小儿差颓。用此鱼掰开,口咬之,七下即消。

2.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:性质甘温,无毒。主治补脾胃,壮阳道、治噎膈。消水肿,疗疥疮,治小儿阴核大小、掰开口咬七下即消。

杜父鱼 出处

始载于《临海志》。

杜父鱼 治疗疾病

疳 疳积 健脾 健脾益气

 
标签: 杜父鱼
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【杜父鱼的功效与作用,杜父鱼图片】:http://www.jkzj.cn/zy/41576.html。作者: 小编,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 
更多>同类中医

入驻

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

入驻热线:18175151895

请手机扫码访问

小程序
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

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

请用微信扫码

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,收获商机

微信扫码关注
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