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根 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根,9~10月采。李根 产地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2600m的山沟路旁或灌木林内。
资源分布:除内蒙古、新疆、西藏外,全国各地多有分布和栽培。
李根 功效与作用
清热,解毒。治消渴,淋病,痢疾,丹毒,牙痛。
①《药性论》:苦李根煮汁止消渴。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主赤白痢,浓煎服。
③《滇南本草》:治膏淋脓闭,马口疼痛,秧草为使,用根点水酒服,但服后脓止,管中痒,方好。
④《纲目》:治小儿暴热,解丹毒。
⑤《重庆草药》:清火解毒。用于热淋,血痢,牙痛。
李根 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李根 性味
苦、寒、无毒李根 归经
脾;胃经李根 药物形态
李 乔木,高达9-12m。树皮灰褐色,粗糙;小枝无毛,紫褐色,有光泽。叶柄近顶端有2-3腺体;叶片长方倒卵形或椭圆倒卵形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密浅圆钝重锯齿。花两性;通常3朵簇生;萼筒杯状,萼片及花瓣均为5;花瓣白色,雄蕊多数;排成不规则2轮;雄蕊1,柱头盘状,心皮1,与萼筒分离。核果球形或卵球形,直径3.5-5cm,栽培品种可达7cm,先端常稍急尖,基部凹陷,绿、黄或带紫红色,有光泽,被蜡粉:核卵圆形或长圆形,有细皱纹。花期4-5月。果期7-8月。
李根 性状鉴别
根呈圆柱形,长30-130cm,直径0.3-2.5cm。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,有纵皱纹及须根痕,质坚硬,不易折断,切断面黄白色或棕黄色,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。气微,味淡。
李根 相关论述
1.《药性论》:苦李根煮汁止消渴。
2.日华子本草》:主赤白痢,浓煎服。
3.《滇南本草》:治膏淋脓闭,马口疼痛,秧草为使,用根点水酒服,但服后脓止,管中痒,方好。
4.《本草纲目》:治小儿暴热,解丹毒。
5.《重庆草药》:清火解毒。用于热淋,血痢,牙痛。
李根 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李根 药方
①治小儿暴有热,得之二、三日:李根、桂心、芒硝各十八铢,甘草、麦门冬各一两。上五味,细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五服。(《千金方》李根汤)
②治小儿尿灶丹,初从两股起,及脐间走入阴头皆赤色者:烧李根为灰,以田中流水和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
李根 治疗疾病
赤白痢 疮疡肿毒 丹毒 淋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