杉材 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杉科植物杉木的心材及树枝。杉材 产地分布
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。
杉材 功效与作用
辟恶除秽;除湿散毒;降逆气;活血止痛。主脚气肿满;奔豚;霍乱;心腹胀痛;风湿毒疮;跌打肿痛;创伤出血;烧烫伤
杉材 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;或烧存性研末调敷。
杉材 性味
辛、性微温杉材 归经
肺;脾;胃经杉材 药物形态
常绿乔木,高达30m,胸围达2.5-3m。幼树树冠尖塔形,大树树冠圆锥形。树皮灰褐色,裂成长条片脱落。大枝平展,小枝近对生或轮生。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,在侧枝上排成二列状,条状披针形,革质,微弯,坚硬,长2-6cm,边缘有细齿,上面中脉两侧有窄气孔带、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粉气孔带。雌雄同株;雄球花圆锥状,簇生枝顶;雌球花单生或2-4个集生枝顶,卵圆形,苞鳞与珠鳞结合而生,珠鳞先端3裂,腹面具3胚珠。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,长2.5-5m,径3-4cm,苞鳞三角状宽卵形,宿存。种子长卵形,扁平,长6-8mm,宽约5mm,暗褐色,两侧有窄翅。花期4月,球果10月下旬成熟。
杉材 化学成分
木材含挥发油。主要成分为柏木醇(cedrol)等。
杉材 栽培技术
1.生物学特性 杉木是亚热带植物,喜生长在山的中、下部,土层深厚,质地疏松,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,忌盐碱地。土壤瘠薄、干旱的地方生长不良。
2.栽培技术 用育苗移栽和插条繁殖。育苗移栽:杉木多在2月前后播种,播前种子经过水选和消毒,多采用高畦育苗,畦宽100-120cm,高20-30cm,条播或撒播,开1cm深沟,沟距20cm,沟宽2-3cm,播种后覆土0.5-1cm,畦面盖草,每1hm2播种量45-105kg。翌年2月起苗移栽,挖深30m、直径30-40cm的穴,每穴1株,随起随栽。插条繁殖:宜选茁壮、挺直、顶芽饱满、无病虫为害的一至二年生枝条,截成50cm的节段,切口成马耳形,用植树钻钻穴深30-35cm,插入枝条,截面应朝向山坡上方,人士深应大于穗长的一半以上,插条时间以“春分”前后较宜。
杉材 相关论述
1.《本草图经》:《尔雅》云:‘柀(音彼),煔(与杉同)。’郭璞注云:煔似松,生江南。可以为船及棺材,作柱埋之不腐也。又人家常作桶板,甚耐水。
2.《日华子》:须是油杉及臭者良。
3.《纲目》:出倭国者谓之倭木,并不及蜀、黔诸峒所产者尤良。其木有赤、白二种:赤杉实而多油,白杉虚而干燥。有斑纹如雉者,谓之野鸡斑,作棺尤贵。其木不生白蚁,烧灰最发火药。
杉材 注意事项
不可久服和过量。虚人禁服。
1.《本草从新》:“稍挟虚者忌用。”2.《本草汇纂》:“久服及过服令人泄泻。”
杉材 备注
论杉材之功皆取其芬芳、升降之性 :1.缪希雍:“(杉材)味芬芳,可升可降,阳也。入足阳明经。《本经》主疗漆疮及苏恭疗脚气肿满者,皆以外治取其芬芳,能解漆气之秽恶。辛温能散湿毒之冲逆也。苏恭又云,服之治心腹胀痛,去恶气。《日华子》云治霍乱上气,无非假其下气散邪,辛温开发之功耳。”(《本草经疏》)2.倪朱谟:“(杉木)味辛温直达,开发升窜之性,若毒疮,若脚气,若胀满,若奔豚,四者皆属五气壅逆,不升不降之故。此药气味芬芳,能下逆气,散毒邪,有开达内出之功,大能发扬火郁,疏申肝令,独擅其长者矣。”(《本草汇言》)杉材 出处
杉材始载于《别录》。杉材 药方
杉从“彡”(shan)声。《说文》云:“彡, 毛饰画文也。”杉叶纤细而平行,若羽状,以“彡”名之,取义于象形。檆,徐锴系传:“即今杉字。”省作“煔”。陆德明《尔雅音义》云:“煔字或作杉,所咸反,郭音芟,又音纤。”沙为杉之音转。檠者擎也,因其树冠高而得名。
杉材 治疗疾病
奔豚 创伤 创伤出血 跌打肿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