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助圈

发信息

  • 发布
  • 管理

桂竹糖芥的功效与作用,桂竹糖芥图片

作者:jkzj发布日期:2025-07-25 语言朗诵 评论
导读

桂竹糖芥别名糖芥、打水水花、金盏盏花、苦葶苈、野菜子桂竹糖芥的功效与作用:强心利尿,健脾和胃,消食。治心悸,浮肿,消化不良。

桂竹糖芥 来源

为十字花科植物桂竹糖芥的全草。夏、秋采割,阴干。

桂竹糖芥 产地分布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2000m的山坡、山谷、路旁及村旁荒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桂竹糖芥 功效与作用

强心利尿,健脾和胃,消食。治心悸,浮肿,消化不良。

桂竹糖芥 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研末1~2分。

桂竹糖芥 性味

辛、苦、寒、有小毒

桂竹糖芥 归经

心;脾;胃经

桂竹糖芥图片

桂竹糖芥 药物形态

一年或二年生草本,高30~150厘米,全株有二或三叉状毛。茎直立,上部有分枝。单叶互生;线形或披针形,先端稍尖,边缘波状或有浅而长的缺刻,基部渐狭;近无柄。总状花序顶生成腋生;花小;花瓣4,黄色,匙形,十字形排列;雄蕊6,4长2短。长角果柱形,长约1~2厘米,有棱,成熟时开裂,果柄短,假隔膜薄纸状,每室有种子一列。种子细小,扁卵圆形,黄褐色。花期4~6月。果期5~7月。

桂竹糖芥 化学成分

全草含葡萄糖糖芥甙(erysimoside),黄麻甙(corchoroside)A,木糖糖芥甙(erychroside),木糖糖芥醇甙(erychrozol)。

桂竹糖芥 性状鉴别

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长10-45cm,黄绿色,有纵棱和贴生的毛茸。基生叶莲座状,条形羽状分裂,无叶柄;茎生叶披针形或条形,全缘或具波状齿,两面有毛茸。长角果微扁,四角形或近圆柱形,长2-2.5cm。种子椭圆形,略具三棱,长编印0.8mm,宽约0.4mm,顶端圆或平截,基部略尖或微凹,有白色短小的种柄,表面黄褐色,具微细的网状瘤点样纹理及2条纵列浅槽;种皮薄,无胚乳,胚根背倚,子叶2片折叠。气微,味苦。

桂竹糖芥 栽培技术
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润气候,耐寒。适宜于肥沃、湿润、排水良好的夹沙土栽培较好。一般南方种植油菜的土地者可栽种。种子很容易萌发,25-30℃为适宜发芽温度,低于15℃发芽受到抑制。种子寿命可维持1年。

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,春、秋季都可播种后播种,但以秋播为好。10月上旬-10月下旬在整好的土地上作1.3m宽畦,整平后按行株距各25-30cm开穴,深约6cm,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,约2星期出苗,每1hm2用种量3.75-6kg。苗高15cm时匀世界形势,每穴留世界形势4-5株,并中耕除草,追肥1次。第2年的2月进行第2次除草、追肥。

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蛞蝓,可在早晨撒生石灰粉防治。

桂竹糖芥 注意事项

本品有小毒,内服不宜过量,如出现呕吐、恶心、头晕、头痛、心动过缓即需停服。

桂竹糖芥 备注

本植物的种子在山东、河北等部分地区作葶苈子使用,亦称苦葶苈子,参见"葶苈子"条。

桂竹糖芥 出处

《东北药植志》

桂竹糖芥 药方

1、治心脏病性浮肿:糖芥二钱, 水煎服;或研末一至二分,日服二次。

2、治伤食停水:糖芥三钱。水煎服。(选方出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

桂竹糖芥 治疗疾病

浮肿 和胃 健脾 健脾和胃

 
标签: 桂竹糖芥
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【桂竹糖芥的功效与作用,桂竹糖芥图片】:http://www.jkzj.cn/zy/41765.html。作者: 小编,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 
更多>同类中医

入驻

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

入驻热线:18175151895

请手机扫码访问

小程序
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

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

请用微信扫码

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,收获商机

微信扫码关注
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