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助圈

发信息

  • 发布
  • 管理

栗子的功效与作用,栗子图片

作者:jkzj发布日期:2025-07-25 语言朗诵 评论
导读

栗子别名板栗、 栗果、木巽)子、(木奄)子、栗果、大栗栗子的功效与作用:养胃健脾,补肾强筋,活血止血。治反胃,泄泻,腰脚软弱,吐、衄、便血,金疮、折伤肿痛,瘰疬。①《别录》:主益气,厚肠胃,补肾气,令人忍饥。②《千金·食治》:生食之,甚治腰脚不遂。③《唐本草》:

栗子 来源

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。

栗子 产地分布

生态环境:常栽培于海拔100-2500m的低山丘陵、缓坡及河滩等地带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,除青海、新疆以外,均有栽培。以华北、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,产量最大。

栗子 功效与作用

养胃健脾,补肾强筋,活血止血。治反胃,泄泻,腰脚软弱,吐、衄、便血,金疮、折伤肿痛,瘰疬。

①《别录》:主益气,厚肠胃,补肾气,令人忍饥。

②《千金·食治》:生食之,甚治腰脚不遂。

③《唐本草》:嚼生者涂病上,疗筋骨断碎、疼痛、肿瘀。

④《食性本草》:理筋骨风痛。

⑤《日华子本草》:生食破冷痃癖,日生吃七个。生嚼罯恶刺,并敷瘰疬肿毒痛。

⑥《本草图经》:活血。

⑦《滇南本草》:治山岚嶂气,疟疾,或水泻不止,或红白痢疾。用火煅为末。每服三钱姜汤下。生吃止吐血、衄血、便血,一切血症俱可用。

⑧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治反胃。

栗子 用法用量

内服:生食、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。外用:捣敷。

栗子 性味

甘、微咸、性平

栗子 归经

脾;肾经

栗子图片

栗子 药物形态

栗(《诗经》),又名:瑰栗(《西京杂记》),毛板栗、瓦栗子树、风栗、家栗。

落叶乔木,高15~20米。树皮暗灰色,不规则深裂,枝条灰褐色,有纵沟,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。冬芽短,阔卵形,被茸毛。单叶互生,薄革质,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12~15厘米,宽5.5~7厘米,基部楔形或两侧不相等,先端尖尾状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羽状侧脉10~17对,中脉上有毛;下面淡绿色,有白色绒毛,边缘有疏锯齿,齿端为内弯的刺毛状;叶柄短,有长毛和短绒毛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序穗状,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,长约15~20厘米,淡黄褐色,雄蕊8~10;雌花无梗,生于雄花序下部,外有壳斗状总苞,子房下位,花柱5~9。总苞球形,直径3~5厘米,外面生尖锐被毛的刺,内藏坚果2~3,成熟时裂为4瓣。坚果深褐色,直径2~3厘米。花期5~7月。果期8~10月。

栗子 化学成分

含蛋白质、脂肪、氨基酸及铁、镁、磷、铜等元素。

栗子 性状鉴别

性状鉴别 种仁呈半球形或扁圆形,先端短尖,直径2-3cm。外表面黄白色,光滑,有时具浅纵沟纹。质实稍重,碎断后内部富粉质。气微,味微甜。

栗子 栽培技术

生物学特性 喜温和温润气候,耐寒,能耐-30℃低温,抗旱、耐涝、喜光。以选地势高燥的阳坡、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富含腐殖质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Ph6.0-6.5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。

栗子 相关论述

①《本草图经》:"栗房当心一子谓之栗楔,活血尤效,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。果中栗最有益。治腰脚宜生食之,仍略暴干,去其水气,惟患风水气不宜食,以其味咸故也。"

②《纲目》:"有人内寒,暴泄如注,令食煨栗二、三十枚顿愈。肾主大便,栗能通肾,于此可验。《经验方》治肾虚腰脚无力,以袋盛生栗悬干,每旦吃十余颗,次吃猪肾粥助之,久必强健。盖风干之栗,胜于日曝,而火煨油炒,胜于煮蒸,仍须细嚼,连液吞咽,则有益,若顿食至饱,反致伤脾矣。"

③《玉楸药解》:"栗子,补中助气,充虚益馁,培土实脾,诸物莫逮。但多食则气滞难消,少啖则气达易克耳。"

栗子 注意事项

1. 孟诜:栗子蒸炒食之令气拥,患风水气不宜。

2.《本草衍义》:小儿不可多食,生者难化,熟即滞气隔食,往往致小儿病。

3.《得配本草》:多食滞脾恋膈,风湿病者禁用。

4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外感未去,痞满疳积,疟痢产后,小儿病人不饥、便秘者并忌之。

栗子 出处

《千金·食治》

栗子 药方

1、治肾虚腰膝无力:栗楔风干,每日空心食七枚,再食猪肾粥。(《经验方》)

2、治小儿脚弱无力,三、四岁尚不能行步:日以生栗与食。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

3、治气管炎:板栗肉半斤。煮瘦肉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
4、治筋骨肿痛:板栗果捣烂敷患处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
5、治小儿疳疮:捣栗子涂之。(《备急方》)

6、治金刃斧伤:独壳大栗研敷,或仓卒捣敷亦可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
栗子 治疗疾病

便血 补肾 补肾气 反胃

 
标签: 栗子
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【栗子的功效与作用,栗子图片】:http://www.jkzj.cn/zy/41806.html。作者: 小编,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 
更多>同类中医

入驻

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

入驻热线:18175151895

请手机扫码访问

小程序
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

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

请用微信扫码

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,收获商机

微信扫码关注
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