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能作用
和胃下气,消肿除满,通筋活络,柔肌解痉,消肿止痛。
定位
位于对耳轮近耳甲艇缘,将对耳轮由上、下脚起始部的突起至对耳轮起始部的突起分成六等分,此穴与上六分之一点相平,即位于对耳轮体,腰骶椎前侧近耳腔缘,对耳轮体前部上2/5处,对耳轮8区。
详细主治
腹痛、腹胀、腹泻、急慢性胃炎、麻痹性肠梗阻、肠炎、便秘、急性腰扭伤、痛经、产后宫缩痛、减肥等。
详细操作
一般可用毫针、埋针、压籽法、温灸法、刺血法等进行刺激。毫针法:针0.1-0.2寸,针感局部痛,留针20-30分钟。 < id="note" class="flex items-center" data-v-7b7b7f4b data-v-99cc0b88>
附注
本穴和上腹穴都能行气除满和治疗腹胀、胃炎等症。但本穴偏重于治疗胃,以下气和胃为主;而上腹穴偏重于治疗胃和肠,兼有消积通便,以调和胃肠为主。
相关论述
《针灸穴位挂图说明》:“腹 在对耳轮腰椎穴与骶尾椎穴之间的耳甲缘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