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能作用
宣肺止咳,化痰平喘
定位
位于胸部,用绳从患者极泉穴量至乳中穴止,截去一半,以一端置极泉穴,一端向膻中穴斜引,绳尽处约对第四肋间处是穴,即膺窗穴外开1.8寸处,左右计2穴。
解剖
穴下皮肤→皮下组织→胸大肌→胸小肌。浅层布有第3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。深层有胸内、外侧神经的分支,胸肩峰动、静脉的胸肌支和胸外侧动、静脉的分支或属支。更深层有胸膜腔和肺。
详细主治
痰喘、肺气肿、喘息、咳嗽、胸满等。
详细操作
斜刺0.5-1寸。针感为胀麻,留针20分钟。灸3-5壮,或温灸5-10分钟。
临床运用
现代常用于治疗气管炎、上呼吸道感染、咳嗽、痰喘、肺炎、肺气肿、肋间神经痛等。
配伍
配肋堂穴、佗脊穴、喘息穴、郁中穴、四花患门穴、气喘穴治痰喘等。
附注
本穴是穴位诊断肺气肿的定性穴。
相关论述
《中国针灸学》:“痰喘,以纸绳从腋窝横纹头之极泉穴起至乳中穴止,分为二折切断,再以其一端置极泉穴向膻中穴斜引,绳端尽处之肋间是穴,左右计二穴。灸五壮。主治肺气肿、喘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