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能作用
和胃止呕止血,强膝健腰,通调二便
定位
位于臀部,平第2骶椎棘突两旁3寸处,左右计2穴。
解剖
穴下皮肤→皮下组织→臀大肌→臀中肌。浅层布有臀上皮神经和臀中皮神经。深层有臀上动、静脉,臀上神经。
详细主治
吐血不止、食不消、腹坚急、二便闭、腰神经痛、股神经痛等。
详细操作
直刺1-2.5寸。除局部、臀部麻胀酸痛外,触电感可放射至足趾端。灸3-5壮。
临床运用
1、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炎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,呕血,坐骨神经痛,下肢风湿症等。
2、在此穴注入抗风湿、风湿宁注射液各2ml,隔日1次,对因受风寒湿而引起的各类腰腿痛有佳效。另在此穴注射川穹注射液2-4ml,配合推拿按摩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较好;亦可用于股骨胫骨折后遗症。与当归注射液交替或混合使用效果更佳。
配伍
1、配胸堂穴、灸血病穴、八曜穴、手心主穴、血愁穴治吐血。
2、配神聪四穴、关元俞穴、尾穷骨穴、肠风穴、九连环穴治腰及骶骨神经痛。
3、配中空穴、新建穴、环中穴、维胞穴、维宫穴、陵后下穴治股及股外侧皮神经痛等。
附注
本穴实与膀胱经胞肓穴同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