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助圈

发信息

  • 发布
  • 管理

丁香蓼的功效与作用,丁香蓼图片

发布日期:2025-07-22 语言朗诵 评论
导读

丁香蓼别名丁子蓼、红豇豆、喇叭草、水冬瓜、水丁香、水苴仔、水黄麻、水杨柳丁香蓼的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;利尿通淋;化瘀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咽喉肿痛;目赤肿痛;湿热泻痢;黄疸;淋痛;水肿;带下;吐血;尿血;肠风便血;疔肿;疥疮;跌打伤肿;外伤出血;蛇虫、狂犬咬伤

丁香蓼 来源

为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.,以全草入药。夏、秋采集。

丁香蓼 产地分布

生态环境:生于田间、水边、沟畔湿处及沼泽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丁香蓼 功效与作用

清热解毒;利尿通淋;化瘀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咽喉肿痛;目赤肿痛;湿热泻痢;黄疸;淋痛;水肿;带下;吐血;尿血;肠风便血;疔肿;疥疮;跌打伤肿;外伤出血;蛇虫、狂犬咬伤

丁香蓼 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丁香蓼 性味

味苦、性寒

丁香蓼图片

丁香蓼 药物形态

一年生草本,高40-60cm。须根多数;幼苗平卧地上,或作倾卧状,后抽茎直立或下部斜升,多分枝,有纵棱,略红紫色,无毛或微被短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3-8mm;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2-8cm,宽1-2cm,全缘,近无毛,上面有紫红色斑点。花两性,单生于叶腋,黄以,无柄,基部有小苞片2;萼筒与子房合生,萼片4,卵状披针形,长2.5-3mm,外略被短柔毛;花瓣4,稍短于花萼裂片;雄蕊4;子房下位,花柱短,柱头单一,头状。蒴果线状四方形,略具4棱,长1-4cm,宽约1.5mm,稍带紫色,成熟后室背不规则开裂;种子多数,细小,光滑,棕黄色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
丁香蓼 化学成分

本品含没食子酸(gallic acid)和诃子次酸三乙酯(triethylchebulaie)。

丁香蓼 性状鉴别

性状鉴别:本品全株较光滑。主根明显,长圆锥形多分枝。茎直径0.2-0.8cm,茎下部节上多须状根;上部多分枝,有棱角约5条,暗紫色或棕绿色,易折断,断面灰白色,中空。单叶互生,多皱缩,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,全缘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,长4-7cm,宽1-2cm。花1-2朵,腋生,无梗。花萼、花瓣均4裂,萼宿存,花瓣椭圆形,先端钝圆。蒴果条状四棱形,直立或弯曲,紫红色,先端具宿萼。种子细小,光滑,棕黄色。气微,味咸,微苦。

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胞组成,外被单细胞非腺毛,并有5个向外突起的棱角。皮层窄。外侧2-3列细胞为厚角组织,内侧3-4列细胞形大,壁薄;近内皮层有少数纤维散在,壁厚木化。内皮层明显。韧皮部窄。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-3个相聚散在,壁木化;射线宽1-2列细胞。贿财薄壁细胞类圆形,贿中部常中空。本品薄壁细胞含少数草酸钙方晶。

丁香蓼 鉴别方法

取本品粉末1g,加乙醇15ml,回流30分钟,冷却,滤过。滤液供下列试验:1.取滤液少许,滴于滤纸上,喷以0.1%溴酚蓝的乙醇溶液,在蓝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。(检查有机酸)。

2.取滤液1ml,滴加1%三氯化铁溶液1滴,显蓝黑色。(检查没食子酸)

丁香蓼 炮制方法

晒干备用。

丁香蓼 药理作用

丁香蓼水提取物去除鞣质后分离得到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三乙酯,体外抗菌试验证实对宋内、舒氏、鲍氏、志贺等痢疾杆菌及金葡球菌、绿脓杆菌等有较好的抑菌作用。

丁香蓼 药方

本品喜生水田、水边,花及子房形态与丁香相近,全草类蓼,蒴果颇似胡麻,胡麻又称油麻,因而有水丁香、丁香蓼、田蓼草、水油麻诸名。

丁香蓼 治疗疾病

白带 便血 膀胱炎 肠风

 
标签: 丁香蓼
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【丁香蓼的功效与作用,丁香蓼图片】:http://www.jkzj.cn/zy/38085.html。作者: jkzj,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 
更多>同类中医

入驻

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

入驻热线:18175151895

请手机扫码访问

小程序
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

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

请用微信扫码

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,收获商机

微信扫码关注
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