壶卢 来源
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果实。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,去皮用。壶卢 产地分布
1.我国各地广泛栽培。
2.我国各地有栽培。
壶卢 功效与作用
利水,通淋。治水肿,腹胀,黄疸,淋病。
①陶弘景:利水道。
②《饮膳正要》:主消水肿,益气。
③《滇南本草》:利水道,通淋,除心肺烦热。
④《本草再新》:利水。治腹胀,黄疸。
⑤《陆川本草》:润肺。治肺燥咳嗽。
壶卢 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煅存性研末。
壶卢 性味
味甘、淡、性平壶卢 归经
归肺;脾;肾经壶卢 药物形态
一年生攀援草本,全株苍绿色,被软毛;卷须分枝。叶互生;叶片心状卵圆形或肾状卵圆形,长宽各约10~40厘米,稍有角裂或3浅裂,先端钝尖,边缘有短齿,基郎心形,有长叶柄,顶端具腺齿2枚。花雌雄同株,单生于叶腋;雄花柄较叶柄为长,雌花柄短;萼漏斗状,5裂,裂齿狭三角形,被柔毛;花瓣5,白色,稍圆形。雄花雄蕊3枚,花药结合,一药只1室,另二药各具2室;雌花子房椭圆形,有绒毛,花柱短,柱头3枚,各2裂。果实大型,呈扁圆球形或梨形,幼时略柔软,淡绿色,熟后外皮变硬,近于白色。种子白色,多数,呈倒卵状长椭圆形。花期7~8月。
壶卢 化学成分
葫芦杂交种果实含22-脱氧葫芦苦素(22-de-oxocucurbitacin)D及少量22-脱氧异葫芦素(22-deoxoisocucur-bitacin)D。
壶卢 栽培技术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。不耐低温、喜光,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,但宜选择富含腐殖质的保肥和保水力强的壤土栽培。
栽培技术 用种子每殖,直播法。4月份播各,将经浸种、催芽的种子,在宽1.5m的畦面上,按行株距60cm×60cm开穴点播,每穴播种3-4颗,播后覆土2-3cm。
田间管理 出苗后注意松土队除草,排水防渍,灌水防旱。苗期施提苗肥1次,摘民后施分蔓肥1次,果实迅速生长时施果肥1次,开始采收后再分期追肥2次,促使后续瓜生长。苗开始抽蔓时,开始插人字形支架引苗蔓上架。一般于主蔓6叶左右进行第1次摘民,当侧蔓结果后进行第2次摘心,以促使第2次侧蔓抽生和结瓜,此后,可任其自然生处或再进行第3次摘心。
壶卢 毒性
葫芦素B对兔之最小致死量为0.5mg/kg(静脉注射),注射于麻醉猫0.3mg/kg可致死,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 1mg/kg,动物之死亡皆由于急性肺水肿;死后解剖除肺充血外,有全身青紫、心停于扩张期、胃粘膜郁血等。某些变种的果肉或叶有致泻作用。壶卢 相关论述
1.《滇南本草》:利水道,通淋,除心肺烦热。
2.《本草再新》:利水。治腹胀,黄疸。
3.《陆川本草》:润肺。治肺燥咳嗽。
4. 陶弘景:利水道。
5.《饮膳正要》:主消水肿,益气。
壶卢 药理作用
麻醉犬静脉注射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(Molina) Standl.煎剂0.4g/kg有显着的利尿作用,其作用较虫笋略强而持久,如与虫笋合用,利尿效果比单用者显着。家兔以葫芦煎剂2g/kg灌胃,每日排尿总量虽无甚增加,但在给药后的最初12小时内,尿量较平时增加40%;如以葫芦与虫笋等量混合煎剂灌胃,尿量增加达67.4%。家兔以2g/kg/日灌胃,连续1周无不良反应。去皮根可治水肿,并有致泻作用。
壶卢 注意事项
中寒者忌服。《滇南本草》:动寒疾,有寒疾食之,肚腹疼。发腹中风湿痰积,有风湿积食之,肚腹疼痛。出风疹,不宜多食。
壶卢 出处
《日华子本草》壶卢 治疗疾病
烦热 肺燥咳嗽 腹水 腹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