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花粉 来源
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。春、秋均可采挖,以秋季采者为佳。挖出后,洗净泥土,刮去粗皮,切成段,粗大者再纵切为两,晒干。然后撞去外表的黄色层使成白色;或用硫黄熏白。天花粉 产地分布
药材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。主产河南、广西、山东、江苏、贵州、安徽等地。以河南产量大、质量优,习称安阳花粉。
天花粉 功效与作用
生津,止渴,降火,润燥,排脓,消肿。治热病口渴,消渴,黄疸,肺燥咳血,痈肿,痔瘘。
①《本经》:主消渴,身热,烦满,大热,补虚安中,续绝伤。
②《别录》:除肠胃中痼热,八疸身面黄,唇干,口燥,短气。通月水,止小便利。
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通小肠,排脓,消肿毒,生肌长肉,消扑损瘀血。治热狂时疾,乳痈,发背,痔瘘疮疖。
④《滇南本草》:治痈疮肿毒,并止咳嗽带血。
⑤《本草蒙筌》:治偏疝。
⑥《本草正》:凉心肺,解热渴。降膈上热痰,消乳痈肿毒。
⑦《医林纂要》:补肺,敛气,降火,宁心,兼泻肝郁,缓肝急,清膀胱热,止热淋小便短数,除阳明湿热。
⑧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作撒布剂,治皮肤湿疹,汗斑,擦伤。
天花粉 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4钱;或入丸、散,外用:研末撒或调敷。
天花粉 性味
味甘、微苦、性微寒天花粉 归经
归肺;胃经天花粉 药物形态
攀援藤本,长可达10m。块根圆柱状,肥厚,富含淀粉。茎较粗,多分枝,具纵棱及槽,被白色伸展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3-10cm,具纵条纹,被条柔毛;卷须3-7分歧,被柔毛;叶片低质,轮廓近圆形或近心形,长宽均约5-20cm,常3-5(-7)浅裂至中裂,稀深裂或不分裂而仅有不等大粗齿,裂片菱状倒卵形、长圆形,先端钝,急尖,边缘常再浅裂,基部心形,弯缺深3-4cm,表面深绿色,粗糙,背面淡绿色,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,基出掌状脉5条,细脉网状。雌雄异株;雄总状花序单生或与一单花并生,或在枝条上部者单生,总太花序长10-20cm,粗壮,具纵棱及槽,被微柔毛,顶端有5-8花,单花花梗长约15cm,小花梗长约3mm,小苞片倒卵形或阔卵形,长1.5-2.5(-3)cm,宽1-2cm,中上部具粗齿,基部具柄,被短柔毛;花萼筒筒状,长2-4cm,先端扩大,径约10mm,中、下部径约5mm,被短柔毛,裂片披针形,长10-15cm,宽3-5mm,全缘;花冠白色,裂片倒卵形,长约20mm,宽约18mm,先端中央具1绿色尖头,两侧具丝状流苏,被柔毛;花药靠合,长约2mm,径约4mm,花丝分离,粗壮,被长柔毛;雌花单生,花梗长7.5cm,被柔毛;花萼筒圆形,长2.5cm,径1.2cm,裂片和花冠同雄花;子房椭圆形,绿色,长2cm,花柱长2cm,柱头3。果实椭圆形,压扁,长11-16mm,宽7-12mm,淡黄褐色,近边缘处具棱线。花期5-8月,果期8-10月。
天花粉 性状鉴别
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、纺锤形或瓣块状,长8~16cm,直径1.5~5.5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,有纵皱纹、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,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。质坚实,断面白色或淡黄色,富粉性,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,略呈放射状排列,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木质部。无臭,味微苦。
天花粉 鉴别方法
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,加50%已醇20ml,超声处理30min,滤过,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瓜氨酸对是照品,加50%已醇溶解,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用为对照品溶液。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6μ,分别出心裁点于间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正丁醇-无水已醇-冰醋酸水(8:2:2:3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茚三酮试液,在105℃烘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天花粉 炮制方法
拣去杂质,大小块分开,用水泡约六成透,捞出,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,切片,晒干;或用水洗净,捞出,晒至极干,捣成小块。天花粉 毒性
副反应与毒性:给雌狗肌内注射注射用天花粉,一般呈现精神萎靡,食欲减退,以至拒食,剂量0.2-2mg/kg,副反应经3-5日恢复,但3-4mg/kg者大多经1-2周后死亡;用药狗的白细胞总数升高达3万-4万/mm3;嗜中性白细胞百分率可增至90%,一般经1周后降至正常;心电图观察,0.2-2mg/kg组有暂时性ST段降低现象,经2-3日恢复,3-4mg/kg组ST段随病程逐渐下降,T波倒明显,个别出现早搏现象;对肝、肾功能影响,给狗3-4mg/kg剂量时,SGPT显着升高,NPNl高可达200mg/kg左右,同时有血钠、血氯下降,血钾升高,CO2结合力降低,呈现代谢性酸中毒;病理检查,0.2-2mg/kg组出现全身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、淤血,肝、肾实质性细胞轻度变性,3-4mg/kg者尚出现多种器官出血点及肾脏近曲小管大片坏死,有的出现肝实质细胞小灶坏死;药物抗原性测定,小鼠皮下注射均有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,对人体皮试与血清抗体测定,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,故皮试对预防天花粉过敏反应有定意义;小鼠皮下注射,观察10天,其半数致死量为0.6mg/只以上;孕妇引产副反应,一般为发热38.5℃天花粉 贮藏方法
置干燥处,防蛀。天花粉 临床应用
用于引产:对中期妊娠、死胎、过期流产的引产具有疗效高、方法简便、出血少等优点。制剂与用法:㈠注射用天花粉:注射前先用生理盐水将天花粉稀释至每毫升含2微克的浓度,取0.05毫升注射于前臂屈侧皮内,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,如属阴性者可深部肌肉注射0.2毫克天花粉作试探试验,观察2小时如无反应,即可深部肌肉注射5~8毫克。据2000例左右中期妊娠、死胎、过期流产的引产观察;成功率达95%左右,其中死胎引产效果更为突出。平均引产时间:中期妊娠一般在6天左右,死胎在3~5天以内。注射后通常在6~8小时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咽喉痛、关节酸痛、颈项活动不利等副作用,局部出现疼痛及红斑;少数发生皮疹,恶心呕吐;个别出现荨麻疹,血管神经性水肿,胸闷,气急,腹胀,肝脾肿大,甚至过敏性休克等。反应重者须及时抢救,以免造成不良后果;一般轻度反应可在2~3天后自行消失,用异丙嗪处理后能减轻。对心、肝、肾疾病伴功能不良,严重贫血及精神病患者慎用。㈡取天花粉1克、猪牙皂粉0.5克,加水调成糊状,纱布包扎,放入阴道后穹窿处,经24小时能迫使中期妊娠、死胎、过期流产、葡萄状眙块等自然排出。一般出血不多,痛苦不大,经过顺利。应用147例,成功率达93.2%。㈢取花粉素70~80毫克,牙皂素40毫克混匀装入胶囊。用时取1粒放入阴道后穹窿。一般经12~24小时出现畏寒、发烧、关节疼痛等副作用,约持续2天左右。上药后4小时测体温、脉搏、血压,如体温超过38.5℃或血压低于90/60毫米汞柱时,应即予脱敏、对症处理,以免意外。用药期间宜多饮水。一般在3~6天内可自然分娩。观察1046例;1次成功973例,成功率为93%。但㈡㈢两法副作用严重,现少采用。
天花粉 相关论述
1.成无己:栝萎根,润枯燥者也。加之则津液通行,是为渴所宜也。津液不足而为渴,苦以坚之,栝楼根之苦,以生津液。
2.《纲目》:栝楼根,味甘微苦酸,酸能生津,故能止渴润枯,微苦降火,甘不伤胃,昔人只言其苦寒,似未深察。
天花粉 注意事项
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。
1.《得配本草》:胃虚湿痰,亡阳作渴,病在表者禁用。
2.《本草经疏》:脾胃虚寒作泄者勿服。
3.《本草汇言》:汗下之后,亡液而作渴者不可妄投;阴虚火动,津液不能上承而作渴者,不可概施。
4.《木经逢原》:凡痰饮色白清稀者,忌用。
天花粉 备注
(1)用于肺热燥咳,热病伤津、口渴等症。本品能清肺润燥,生津解渴。故临床上用于肺热燥咳,可与沙参、麦冬等配伍;用于热病伤津及消渴等症,可与麦冬、知母等配伍。天花粉 出处
《雷公炮炙论》天花粉 药方
①治百合病渴:栝蒌根、牡蛎(熬)等分。为散,饮服方寸匕。(《永类钤方》)
②治大渴:深掘大栝蒌根,厚削皮至白处止,以寸切之,水浸一日一夜,易水经五日,取出烂舂碎研之,以绢袋滤之,如出粉法干之。水服方寸匕,日三、四,亦可作粉粥,奶酪中食之,不限多少,取差,止。(《千金方》)
③治消渴,除肠胃热实:栝蒌根、生姜各五两,生麦门冬(用汁)、芦根(切)各二升,茅根(切)三升.上五味细切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(《千金方》)
④治黑疸危疾:瓜蒌根一斤,捣汁六合,顿服,随有黄水从小便出,如不出,再跟。(《简便单方》)
⑤治小儿忽发黄,面目皮肉并黄:生栝蒌根捣取汁二合,蜜一大匙,二味暖相和,分再服。(《广利方》)
⑥治虚热咳嗽:天花粉一两,人参三钱。为末,每服一钱,米汤下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⑦治痈未溃:栝楼根、赤小豆等分。为末,醋调涂之。(《证类本草》)
⑧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:天花粉一两,贝母五钱,鸡蛋壳十个。研面,每服二钱,白开水送下。(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⑨治痈肿:栝蒌根,苦酒熬燥,捣筛之。苦酒和涂纸上摊贴。(《食疗本草》)
⑩治乳头溃疡:天花粉二两,研末,鸡蛋清调敷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⑾治产后吹乳,肿硬疼痛,轻则为妒乳,重则为乳痈:栝蒌根一两,乳香一钱。为末,温酒调下,每服二钱。(《永类钤方》)
⑿治天泡疮:天花粉、滑石等分。为末,水调搽。(《苷济方》)
⒀治杨梅天泡:天花粉、川芎藭各四两,槐花一两。为末,米糊丸,梧子大。每空心淡姜汤下七、八十丸。(《简便单方》)
⒁治跌打损伤,胸膛痛疼难忍,咳嗽多年不止:天花粉不拘多少,每服二钱,用石膏豆腐卤调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⒂治疮疹入眼成翳:栝蒌根半两,蛇皮二钱。上同为细末,用羊肝一个,批开,入药末二钱,麻缠定,米泔煮熟,频与食之。未能食肝,乳母多食。(《阎氏小儿方论》)
天花粉 治疗疾病
补肺 补虚 疮疡肿毒 发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