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方剂“黄耆甘草汤”。处方:黄耆 甘草(炙)各15克 桂(去粗皮)15克 人参30克 芍药 赤茯苓(去黑皮)各60克。制法:上六味,哎咀如麻豆大。功能主治:治咽中似有物噎,胸中满,胁下气上冲,饮食减少。用法用量:…
中药方剂“恒山甘草汤”。处方:常山9克 甘草4.5克。制法:上药二味,叹咀。功能主治:治疟疾。用法用量:以水600毫升,加酒适量,煎至200毫升,疟发前服。备注: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,现据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七补。别…
中药方剂“滑石矾石甘草散”。处方:滑石6两,矾石6两,甘草3两。制法:上为末。功能主治:淋痛,小便不利者。用法用量:每服1钱,温汤送下。
中药方剂“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”。别名:厚朴汤(《医方类聚》卷五十四引《通真子伤寒括要》)、厚朴人参汤(《伤寒总病论》卷二)。处方:厚朴12克(炙,去皮)生姜9克(切)半夏6克(洗)甘草6克(炙)人参3…
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,主产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地,具有破血通经,消肿散瘀、止痛之功效。《日华子本草》记载刘寄奴“主心腹痛,下气,水胀,血气,通妇人经脉,症结”,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跌打损伤、…
中药方剂“荆芥甘草防风汤”。别名:荆芥防风甘草汤。处方:荆芥半两,防风半两,甘草3钱。制法: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:解痘毒主小儿疮疹,邪在太阳,疹出不快,脉浮者。用法用量:荆芥防风甘草汤(《景岳全书》卷六十…
中药方剂“菊花甘草汤”。处方:白菊花120克 甘草120克。功能主治:治疔疮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,滓再煎服。重者不过二剂即消。处方:白菊花4两,甘草4两。功能主治:疔。用法用量:水煎顿服,滓随即再煎。重者不过2剂即…
中药方剂“解散甘草汤”。处方:甘草1两半,茯苓1两,生姜1两。功能主治:服石散发,烦闷不解。用法用量:上药以水3升,煮取1升半,分3次服。
中药方剂“桔梗甘草鼠粘子汤”。处方:桔梗、甘草、鼠粘子(微炒)各等分。制法: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:疮疹,咽膈不利。用法用量:水1盏煎,食后温服。
中药方剂“桔梗甘草防风汤”。别名:三味桔梗防风汤、桔梗防风汤、甘桔防风汤、三味甘桔汤、甘草防风汤。处方:桔梗(炒)、甘草(炙)、防风各等分。制法:上为粗散。功能主治:小儿痘疹,风热咽喉不利。小儿疹子已…
中药方剂“桔梗甘草汤”。处方:桔梗(炒)3分,甘草(炙,锉)3分,半夏(汤洗去滑,焙)3分,旋覆花半两,大腹皮(锉)半两,枳壳(去瓤,麸炒)半两,赤茯苓(去黑皮)半两,芍药3分,前胡(去芦头)1两。制法:…
中药方剂“桔梗甘草栀子汤”。处方:桔梗半两,甘草半两,栀子仁2钱半。制法: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:疮疹心烦者。用法用量:每服3钱,水1盏,煎服。
中药方剂“橘皮甘草汤”。处方:甘草1两,升麻半两,生姜3两,橘皮2两。功能主治:伤寒呕哕不止,病源伏热在胃,令人胸满则逆,气逆则哕。若大下后,胃气虚,亦可致哕。用法用量:水3升,煮取2升,顿服之。注意:忌海…
中药方剂“苦参甘草汤”。处方:苦参3两,甘草3两,熏黄3两,豉1升半,葱白5茎,蜀椒30粒。功能主治:疳痢不止。用法用量:以苦参等3物各捣下筛,以水5升煮葱白、豉、椒,取3升,以3指撮苦参末等各1撮,纳汁中,冷暖…
中药方剂“加味甘草泻心汤”。处方:生甘草30g,党参18g,生姜6g,干姜3g,半夏12g,黄连6g,黄芩9g,大枣7枚。功能主治:狐惑病(口、眼、生殖器综合症)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另配生甘草12g,苦参12g,4剂煎水,外…
中药方剂“加味芍药甘草汤”。处方:生白芍50克,炙甘草50克,元胡15克,罂粟壳15克。功能主治:舒筋活络,缓急止痛。主劳伤筋脉,气血不运,经遂不通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中药方剂“加味银花甘草汤”。处方:金银花6两,生甘草1两,皂角刺5钱。功能主治:阳毒焮赤肿硬,疼痛异常,一切疮疡。用法用量:水煎,和酒服。
入驻
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
入驻热线:18175151895
请手机扫码访问
小程序
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
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
请用微信扫码
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,收获商机
微信扫码关注
顶部